当前位置:当代健康日讯 -> 国内

传授与创新,共助脊髓损伤康复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02   来源:网络   阅读:1308

方修诺

脊髓损伤是一种复杂且影响深远的致残性疾病,在当前脊髓损伤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康复工作者面临着:如何运用现代治疗方法制定完善的脊髓损伤康复体系,提供规范化的随访管理;如何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特点,制订全面和个体化的康复措施,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残障程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等严峻挑战。身为有着三十余年临床工作经验,目前担任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主任的高红艳,倡导并推行全面和个体化的康复策略,强调早期介入、多学科协作以及患者与家属的深度参与。她认为,将患者视为康复过程的核心,全面掌握患者症状及相对应的最佳疗法,才能真正实现其功能的最大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此之前,高红艳曾受邀作为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脊髓损伤全面康复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班”的主讲老师之一进行授课,而这次课程邀请的主讲人也都是中国知名康复医学及脊柱外科专家,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主任杜良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宋滇文等。高红艳聚焦于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与预防,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她的培训课程不仅涵盖了肺血栓栓塞症的基础知识、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更是对于与其密切相关的深静脉血栓(VTE)预防策略进行了深刻的讲解,强调了在脊髓损伤康复全程中实施有效干预的重要性。她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案例经验,生动展示了如何在康复实践中灵活运用指南,有效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其整体康复进程。在接受采访时,高红艳表示:“康复不仅是对身体机能的恢复,更是一场心灵的治愈之旅。我们作为康复工作者,肩负着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恢复身体机能的重任。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将我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同行们。通过培训,我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开放交流、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希望大家能够在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带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与智能化交织的时代,高红艳深刻感知到传统康复方法在个性化治疗、数据精准分析及长期跟踪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局限性。于是她将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不懈地努力,她自主研发了一项关于脊髓损伤康复训练的创新管理系统。此系统是高红艳将前沿科技融入康复医学的一次勇敢尝试,它可以通过智能学习技术解析每位患者独特的生理特征、疾病历史和个人目标,从而制定出高度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这种计划不仅仅是基于现有医疗知识库的简单匹配,而是可以通过持续学习与优化,动态调整康复策略,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康复路径,从而提升了康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该系统能够持续记录患者的康复数据,建立完整的康复管理档案,也能通过远程监测技术,继续收集和分析康复数据。这意味着,患者在家中也能得到持续的康复指导,确保了康复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另外,系统还能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智能推送后续的康复建议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在康复旅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高红艳在康复医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得到了中国康复医学会的关注与认可,并于今年年初被聘为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康复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现如今,她始终秉持着这份荣誉与责任,运用自己在康复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学会的各项工作,致力于推动社会康复事业的发展,尽其所能为残疾人士、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加全面、专业的支持。

高红艳的故事,是康复医学领域创新与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在众多如她这般优秀的康复医学工作者们的引领下,整个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我们一同期待,随着高红艳及同行们的不懈努力,中国康复医学领域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健康与希望,照亮更多患者通往康复的道路。